● 我注意到1999年的特别之处,还在于这一年有一位叫作刘慈欣的作家开始在《科幻世界》崭露头角。中国科幻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刘慈欣的《三体》三部曲出版,这是一部在英语文学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中国科幻作品。一些批评家认为,不安感是中国科幻小说的一个典型特征,而刘慈欣的小说无疑反映了这一点。你怎么看待这个评价?
○《三体》的确是一部重量级的作品。加上刘慈欣的其他作品,比如《流浪地球》《乡村教师》陆续被搬上大银幕并且获得成功,中国科幻的形势也因此变得越来越好。但我认为其他科幻作家很难复制刘慈欣的成功。因此,我们不能说中国科幻作为一个整体在国际上甚至是在国内得到了更多的关注。但是我仍然发自内心感激刘慈欣,他是中国科幻的头部作家,如果没有他,中国科幻现在的面貌一定有很大不同。
○ 像刘慈欣、何夕、韩松、王晋康、陈楸帆这些科幻作家,他们在作品中深入地探索了社会存在的一些问题。也许这就是评论家说的“不安感”。科幻作家可能天生就比较敏锐。
○ 比如空气污染的问题。陈楸帆在很多年前写过一篇名为《霾》的小说来讨论这个问题。在那时,没人关心空气污染,甚至没有人听过“霾”这个词。陈楸帆的那篇小说描绘了一种会使人生病的霾,它不是让人身体上患病,而是让人在心理上感到悲伤,人们再也没法过上幸福的生活。这篇小说体现了作家超前的洞察力。直到小说发表十年后,人们才真正开始重视起雾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