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秉忠,字仲晦,本名刘侃,少时出家为僧,号子聪,又号藏散人。刘秉忠祖籍瑞州,元太祖十一年生于邢州。其先祖曾在辽朝当过官,金灭辽后,又在金朝为官,为金邢州节度副使。蒙古军队攻占邢州之后,设都元帅府,刘秉忠的父亲刘润为都统,后改署州录事,并历任巨鹿、内丘两县提领。
刘秉忠生来就风骨秀美,异于常人,素有志向,为人豪爽而不羁。他从小就聪明好学,据说每天记诵数百言,能够过目不忘,还对《易经》等经史、天文、地理、律历以及卜算、遁甲等都深有研究。按照当时的制度,凡是在蒙古贵族领地为官的汉人,都必须以儿子为人质,因此刘秉忠在13岁的时侯就于都元帅府做人质,在这里初次领略和学到了一些从政的方略。
为了养家,刘秉忠l7岁时到邢台节度使府当了令史,主要负责文字记录和抄写工作。但从小就心怀异志的刘秉忠对这样枯燥的工作并不感兴趣,他时常郁闷不乐,不安心于现状。有一次,刘秉忠将毛笔投掷在书案上,感叹道:“我家世代为朝廷所重用,我怎么能自甘沦落,当一个刀笔小吏呢?大丈夫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就应该隐姓埋名,以待时机,以求有朝一日再施展自己的鸿鹄之志。”